💙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区块链监管沙盒:各国实践与中国探索之路
区块链监管沙盒:从概念到实践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监管沙盒作为一种创新的监管方式逐渐受到各国重视。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于2015年提出,旨在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以测试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让监管机构有机会探索适合新兴金融模式的监管方法。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兴起,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将监管沙盒应用于这一领域。香港证监会于2018年11月宣布将加密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沙盒,这一举措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在为期至少12个月的沙盒期内,香港证监会将评估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营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正式监管。
在中国内地,江西省赣州市率先于2017年7月启动了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这是内地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监管沙盒,旨在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和金融应用创新。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区块链备案制度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其他城市如深圳、青岛和杭州等地推出的所谓"监管沙盒"与国际标准有所不同。这些项目多由行业协会或研究机构主导,缺乏政府监管部门的直接参与,更像是传统的产业园区模式。
真正的监管沙盒应该是金融科技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双向互动平台。它不一定需要实体空间,但必须有监管机构的积极参与。目前,内地多数城市打着"监管沙盒"旗号的项目实际上更接近于产业孵化器,虽然可能提供一些监管宽松政策,但对推动监管创新的实际效果有限。
未来,随着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建立既能促进创新又能有效管控风险的监管机制将是一个重要课题。真正意义上的监管沙盒可能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部门的主动参与,以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