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孟巖長文引爭議:行業需少談主義多解決實際問題
對孟巖同志的看法
今日,孟巖發表了一篇長文,內容主要討論美國通過的GENIUS法案。他認爲這是現代貨幣史上的重大事件,堪比布雷頓森林會議和尼克松衝擊。文章斷言美元穩定幣的"超主權網路"已將世界納入其體系,其他國家正面臨貨幣主權保衛戰的開端。
這篇文章文筆優美,視角宏大,讀來令人感慨。然而,仔細思考後,不禁要問:這篇文章的目標讀者是誰?
如果是針對中國政府,似乎低估了國家近年來在區塊鏈領域的戰略投入。自2019年提出將區塊鏈作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以來,相關工作一直在穩步推進。中央銀行推動數字貨幣落地,制度層面明確區塊鏈重要性,國有背景的分布式帳本平台不斷湧現,聯盟鏈和產業鏈項目遍地開花。雖然並非每個項目都完美無缺,但指責"忽視區塊鏈、坐視落後"似乎有失偏頗。
若是針對產業界,尤其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這種批評更顯不妥。近年來,中國互聯網公司在Web3方向上的探索從未停歇:NFT、公鏈、數字錢包、元宇宙等領域都有涉足。雖然受到合規限制和境外政策不明朗的雙重影響,能真正落地的項目確實有限。但這更多是客觀環境造成的,而非主觀意願缺失。
文章中表達的感慨和自責,如"區塊鏈要重新被理解"、"我們曾經錯過了機會"、"向區塊鏈說一聲對不起"等,聽起來誠懇動人。但如果真的如此熱愛這片土地,是否應該更多地投身實踐,參與建設,而非遠隔重洋高談闊論?
批評和輿論壓力固然重要,但行業發展更需要實際行動。真正推動行業前進的,是那些默默耕耘、埋頭建設基礎設施的人們。
當前,行業最迫切需要的是"少談些主義,多解決些問題"。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在現有制度環境下穩妥、可靠地推進這場技術革命。
文中提到的許多現象,如澳大利亞央行試點後放緩節奏、新加坡政策搖擺、華爾街銀行內部推演卻不急於落地等,恰恰說明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涉及技術與監管、創新與秩序之間的復雜博弈。將這些現象簡單歸結爲"裝睡"或"對技術的集體誤判",未免過於武斷。
我們這個行業已經有太多人用"情懷"包裝自己的觀點。今天談貨幣革命,明天論主權挑戰,後天又說文明形態的轉型。但如果追問他們具體在做什麼,很多人可能只是參加了幾場海外發布會,就回來高談闊論"全球治理的戰略缺失"。
這篇文章確實有其價值,它讓更多人意識到美元穩定幣的國際地緣政治意義。但如果真的心系國家、關懷人民,更應該像那些在香港努力搭建合規交易所和穩定幣的創業者,或者那些專注於鏈上支付基礎設施的技術團隊一樣,踏實做事,哪怕只是一小步。
因爲這個行業最缺的不是文章,而是應用;不是吶喊,而是系統;不是情緒,而是建設。
與其對區塊鏈說對不起,不如對那些仍在堅持的開發者和正向創業者說一聲謝謝。
我們不應再浪費時間在自我感動的抒情上了。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