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C與Pizza的十四年:從加密朋克到全球金融新秩序十四年前,加密先驅Laszlo Hanyecz用一萬枚BTC購買了兩個披薩,成就了加密貨幣史上的第一筆交易。這不僅標志着BTC實現了貨幣的全部職能,更預示着數字加密貨幣正式登上全球貨幣舞臺。十四年過去,盡管BTC價格飆升,但在實際應用方面卻止步不前。除了少數國家,用BTC購買披薩仍需通過法幣中介。Satoshi設想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依然停留在技術層面,未能真正落地。正是由於BTC應用的滯後,造就了當前局面:穩定幣和其他數字貨幣在匯款、黑市交易等傳統領域蠶食了BTC的份額。更重要的是,美元穩定幣正逐步侵佔BTC作爲交易媒介的地位,削弱其價值捕獲能力。在去中心化交易所,BTC和ETH仍然是主要交易對。但在中心化交易所,美元穩定幣的交易對數量已遠超BTC和ETH。這意味着加密貨幣的定價權正從BTC、ETH轉向美元體系。隨着加密信仰的松動,幣圈的流動性邏輯發生了質變。2021年後,入圈者很少堅持BTC、ETH本位。當BTC、ETH的交易中介地位被動搖,其定價被華爾街掌控,整個加密貨幣的估值就更深地落入美國之手。這種變化使數字加密貨幣持有者從自由主義的加密朋克,變成了美元流動性的來源和美元霸權的支持者。這無疑是一種令人唏噓的轉變。## 美國吞噬全球金融的野心區塊鏈技術作爲一場系統性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它不僅大幅降低了跨境支付成本,更創造了低成本的多方信任交易環境。盡管傳統勢力在抵制,但世界精英從未放棄將區塊鏈融入傳統金融體系。在這一大趨勢下,各主權國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新的貨幣環境中立足。發行數字法幣成爲大國的必然選擇。中國和歐洲走的是自建區塊鏈支付結算系統的道路,而美國則採取了更開放的態度,不排斥私人公司發行數字美元。目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穩定幣的規模已超1600億美元,承擔了全球主要數字加密貨幣的流動性責任。雖然這些數字美元並非联准会發行,但在市場接受度上已遠超其他競爭對手。發行加密化法幣是對抗原生加密資產的最有效途徑。隨着資產加密化進程的推進,將形成一體化的全球金融市場。誰能在這一進程中佔據最大市場份額,誰就能獲得最大利益。對美國而言,加密美元的擴張不僅能爲疫情期間超發的貨幣提供新的市場,還能支撐美元估值。加密美元正在侵蝕BTC、ETH在加密世界的流動性市場,並滲透到新興國家和貧困地區的實際流通領域。每一美元中心化穩定幣背後都有約90%的美國國債支撐。這意味着加密世界的流動性需求正在爲美債提供價值支撐,實現了加密經濟學家夢寐以求的價值捕獲。對華爾街而言,發行穩定幣相當於獲得了鑄幣稅特權。以USDC爲例,90%的儲備都是由黑石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這種將資產直接變現的能力堪稱點石成金。金融業的代幣化是一場革命。通過RWA將現實資產搬上區塊鏈,美國不僅可以低成本地向全球銷售美元資產,還能將其金融服務推廣到世界各地。這將大大簡化跨國金融市場結構,用簡單的錢包+前端與代幣+區塊鏈取代繁瑣的中介流程。## BTC的困境在支付領域,法幣仍然佔據主導地位,而穩定幣正在爭奪BTC的交易媒介地位。加密資產美元穩定幣既有鏈上約束,又有鏈下支付能力。通過與Visa、MasterCard等傳統支付網絡合作,美元穩定幣能夠輕鬆實現全球支付。這迫使各類加密資產儲值卡發行商必須按美元結算規則行事。在RWA領域,穩定幣作爲底層貨幣更具優勢。華爾街可以爲客戶提供一整套合規金融產品,滿足各類需求。相較於BTC,以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更符合用戶習慣,風險也更低。在區塊鏈技術層面,爲防止BTC一家獨大,培養競爭對手成爲一種策略。ETH、Solana等後起之秀的崛起,分散了BTC的價值共識,有利於華爾街控制BTC等原生加密資產的定價。更重要的是,美國正試圖從思想層面瓦解加密主義文化。通過幾輪牛市,加密元老逐漸退場,加密思想不再是主流。2020年後入圈的新人,很少有人讀過比特幣白皮書或了解奧派理論。文化的斷層已經形成,這正如美國所願。## 展望盡管美元通過加密網路席卷全球看似不祥,但從人類角度看也是一種進步。它實現了去信用中介,打破了地方勢力對金融資源的壟斷,加速了全球金融融合。然而,真正的加密原住民尚未出現。二三十年後,在加密技術和文化燻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才會真正理解並踐行去中心化理念。屆時,去中心化技術將更加發達,成本大幅降低,而中心化的弊端將更加明顯。也許到那時,一個自由而大同的世界,將在美元霸權中破繭重生。加密精神的星星之火,終將燎原。
BTC從披薩交易到美元穩定幣:加密貨幣14年變遷與全球金融新格局
BTC與Pizza的十四年:從加密朋克到全球金融新秩序
十四年前,加密先驅Laszlo Hanyecz用一萬枚BTC購買了兩個披薩,成就了加密貨幣史上的第一筆交易。這不僅標志着BTC實現了貨幣的全部職能,更預示着數字加密貨幣正式登上全球貨幣舞臺。
十四年過去,盡管BTC價格飆升,但在實際應用方面卻止步不前。除了少數國家,用BTC購買披薩仍需通過法幣中介。Satoshi設想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依然停留在技術層面,未能真正落地。
正是由於BTC應用的滯後,造就了當前局面:穩定幣和其他數字貨幣在匯款、黑市交易等傳統領域蠶食了BTC的份額。更重要的是,美元穩定幣正逐步侵佔BTC作爲交易媒介的地位,削弱其價值捕獲能力。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BTC和ETH仍然是主要交易對。但在中心化交易所,美元穩定幣的交易對數量已遠超BTC和ETH。這意味着加密貨幣的定價權正從BTC、ETH轉向美元體系。
隨着加密信仰的松動,幣圈的流動性邏輯發生了質變。2021年後,入圈者很少堅持BTC、ETH本位。當BTC、ETH的交易中介地位被動搖,其定價被華爾街掌控,整個加密貨幣的估值就更深地落入美國之手。
這種變化使數字加密貨幣持有者從自由主義的加密朋克,變成了美元流動性的來源和美元霸權的支持者。這無疑是一種令人唏噓的轉變。
美國吞噬全球金融的野心
區塊鏈技術作爲一場系統性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它不僅大幅降低了跨境支付成本,更創造了低成本的多方信任交易環境。盡管傳統勢力在抵制,但世界精英從未放棄將區塊鏈融入傳統金融體系。
在這一大趨勢下,各主權國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新的貨幣環境中立足。發行數字法幣成爲大國的必然選擇。中國和歐洲走的是自建區塊鏈支付結算系統的道路,而美國則採取了更開放的態度,不排斥私人公司發行數字美元。
目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穩定幣的規模已超1600億美元,承擔了全球主要數字加密貨幣的流動性責任。雖然這些數字美元並非联准会發行,但在市場接受度上已遠超其他競爭對手。
發行加密化法幣是對抗原生加密資產的最有效途徑。隨着資產加密化進程的推進,將形成一體化的全球金融市場。誰能在這一進程中佔據最大市場份額,誰就能獲得最大利益。
對美國而言,加密美元的擴張不僅能爲疫情期間超發的貨幣提供新的市場,還能支撐美元估值。加密美元正在侵蝕BTC、ETH在加密世界的流動性市場,並滲透到新興國家和貧困地區的實際流通領域。
每一美元中心化穩定幣背後都有約90%的美國國債支撐。這意味着加密世界的流動性需求正在爲美債提供價值支撐,實現了加密經濟學家夢寐以求的價值捕獲。
對華爾街而言,發行穩定幣相當於獲得了鑄幣稅特權。以USDC爲例,90%的儲備都是由黑石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這種將資產直接變現的能力堪稱點石成金。
金融業的代幣化是一場革命。通過RWA將現實資產搬上區塊鏈,美國不僅可以低成本地向全球銷售美元資產,還能將其金融服務推廣到世界各地。這將大大簡化跨國金融市場結構,用簡單的錢包+前端與代幣+區塊鏈取代繁瑣的中介流程。
BTC的困境
在支付領域,法幣仍然佔據主導地位,而穩定幣正在爭奪BTC的交易媒介地位。
加密資產美元穩定幣既有鏈上約束,又有鏈下支付能力。通過與Visa、MasterCard等傳統支付網絡合作,美元穩定幣能夠輕鬆實現全球支付。這迫使各類加密資產儲值卡發行商必須按美元結算規則行事。
在RWA領域,穩定幣作爲底層貨幣更具優勢。華爾街可以爲客戶提供一整套合規金融產品,滿足各類需求。相較於BTC,以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更符合用戶習慣,風險也更低。
在區塊鏈技術層面,爲防止BTC一家獨大,培養競爭對手成爲一種策略。ETH、Solana等後起之秀的崛起,分散了BTC的價值共識,有利於華爾街控制BTC等原生加密資產的定價。
更重要的是,美國正試圖從思想層面瓦解加密主義文化。通過幾輪牛市,加密元老逐漸退場,加密思想不再是主流。2020年後入圈的新人,很少有人讀過比特幣白皮書或了解奧派理論。文化的斷層已經形成,這正如美國所願。
展望
盡管美元通過加密網路席卷全球看似不祥,但從人類角度看也是一種進步。它實現了去信用中介,打破了地方勢力對金融資源的壟斷,加速了全球金融融合。
然而,真正的加密原住民尚未出現。二三十年後,在加密技術和文化燻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才會真正理解並踐行去中心化理念。屆時,去中心化技術將更加發達,成本大幅降低,而中心化的弊端將更加明顯。
也許到那時,一個自由而大同的世界,將在美元霸權中破繭重生。加密精神的星星之火,終將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