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 上线 V2,新 Launchpad 能重启 Desci 热潮吗?

DeSci 赛道龙头 BIO 在经历价格低谷后,近期推出 V2 版本,引入 Launchpad、质押积分等新机制,市值迅速回升,再度点燃市场对去中心化科学的关注与期待。 (前情提要:DeSci 能否解决科研资助的「破窗效应」? ) (背景补充:赵长鹏CZ:数月前向Vitalik捐赠1,000万美元BNB,资助V神研究DeSci项目) 曾被视为「科研与加密融合」先锋的 DeSci 赛道的龙头 $BIO,自今年 1 月上线以来一路承压——尽管背后站着包括 V 神与 CZ 在内的顶级投资人,依然未能逃脱行情与流动性双重冲击,市值较开盘高点一度缩水 95%,一时间成为社群不满与质疑的焦点,也让曾经跑出 $RIF、$URO 等上亿级市值神话的赛道陷入低谷。 然而,随着近期 BIO Protocol V2 版本正式上线,引入 Launchpad、质押积分等全新机制,上线一周内质押总量突破 1 亿枚 BIO,市值迅速翻倍突破 2 亿美元,再度点燃市场对 DeSci 赛道的关注与想像。 豪华阵容的 $BIO 为何跌落神坛? BIO 的上市故事原本是 DeSci 赛道的高光时刻:Binance、OKX、Kraken 等一线交易所齐上阵,TGE 首日成交量突破 20 亿美元,FDV 一度站上 2.5 亿美元,成为 2025 年初最轰动的科学类加密资产发行。然而,热闹背后埋下了价格坠落的伏笔。 然而,这场盛宴的热度并未持续太久。BIO 采用拍卖模式发行,初始流通比例高于多数新币,再叠加上市即被推高的估值,使得它在缺乏即时效用的情况下显得价格虚浮。市场初期买单更多是冲着叙事与情绪,而不是实用价值。当 Launchpad、质押系统、BioXP 积分等关键功能还停留在计划中时,投资者很快发现手中代币在短期内并不能带来参与收益或治理权的实际回报。估值与使用场景之间的落差,成为价格由高处滑落的第一股力量。 BIO 的下行还与节奏问题密切相关。核心功能未能在 TGE 当日同步上线,市场在等待的空窗期信心开始流失。而在生态扩张上,Molecule Catalyst 独立营运 Launchpad 的安排分散了资金与注意力,削弱了主平台的凝聚力。加之宏观市场进入风险偏好降温阶段,资金快速从高 FDV、无即时现金流的专案撤离。缺乏持续消息面支撑与产品落地节奏的配合,BIO 从年初的明星专案,逐步陷入成交稀薄与价格探底的低谷。 BIO Protocol 的再度崛起 打造科研加速实验场 2025 年上半年,BIO Protocol 走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航程——从年初的叙事巅峰一路滑向价格低谷,但脚步却没有放慢半分。它不仅在 DeSci 赛道交出过最耀眼的市场成绩,还将几款生物药物硬生生推到了临床大门口,让「链上科研」第一次闻到了真实医学验证的气息。 价格的回撤并未击退团队的野心,反而换来了更多的建设动作:5 月,BIO 透过社群治理推迟团队与顾问的解锁,向市场传递了「我们是来长期作战的」讯号。科研进度同样令人侧目——VitaRNA 与 VitaFAST 在阿联酋双双启动临床,从概念到入组只花了 11 个月,而传统模式往往需要 4–6 年;14 个由 AI 预测成功率超过 85% 的化合物正静候 Q3 疗效读出。与此同时,QBIO、Long Covid Labs、Curetopia、SpineDAO、MycoDAO 等 5 个新 BioDAO 相继成立,年内募资总额已达 890 万美元,为这台高速运转的科研机器注入了持续的燃料。 V2:从 DeSci 1.0 到 DeSci 2.0 的跃迁 此外,BIO 团队在 8 月正式推出 Bio Protocol V2,目标是让科研融资和执行进入「高速模式」,解决 DeSci 1.0 阶段高 FDV 首发、缺乏即时功能、生态分散等痛点。 V2 的核心在于四大引擎: 低 FDV 固定价首发:参考 Pump.fun、Virtuals 的成功路径,V2 将专案起步估值降至 20.5 万美元 FDV,35% 代币直接售出,筹集的 $BIO 全部注入流动性池,开盘即有深度与价格动能,让社群与专案高度绑定。 BioXP 积分系统:将质押、LP、链上互动、社群传播等行为量化成积分,并与 DeSci Score 挂钩,积分在 14 天内有效,用于分配低 FDV 专案的配额,高参与度用户将持续享有优先机会。 Staking & veBIO:质押 BIO 不仅获得积分加成,还能获取治理票权;质押生态内其他资产则有更高积分收益率,鼓励支持整个网路。 Liquidity Engine:首发后自动生成 LP,对二级市场每笔交易收取 1% 手续费(70% 归专案国库,30% 归协议),形成「交易活跃—科研经费增加—成果推进—市场热度再起」的正向循环。 加速落地,迎接 DeSci 新周期 VitaRNA 与 VitaFAST 正在将 DeSci 从概念推向现实落地。两款药物将在阿联酋、新加坡、瑞士同步推进试验,有望成为首批由 DeSci 全额资助、且在两年内以不足 50 万美元成本进入临床阶段的药物案例。这不仅打破了传统药物研发动辄数年、动辄数千万美元的成本壁垒,也为链上科研树立了标竿。与此同时,BIO 正与辉瑞 (Pfizer) 开展试点合作,探索合规的智慧财产权代币化 (IPT) 模式,为未来药物研发搭建全新的资本流转与价值分配机制。 Bio Protocol 将推出去中心化科研代理,让药物筛选、临床营运、资金调度等科研关键环节实现自动化。即将推出的 BIO Copilot,将化身科学家的链上研究助手,把科研推进到可编程、可扩展、由机器协作驱动的阶段,使科研不再受制于人力瓶颈,而是进入高频迭代的智慧化轨道。 此外,资本与市场的飞轮也在悄然启动。Launchpad 2.0 计划在未来数月内推出 10–20 个低市值专案,覆盖 Agent、IPT、科研工具等领域,平均募资 7 万美元,Base ...

BIO3.73%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