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济学家认错:三大误判致比特币100美元预测失败,质疑特朗普加密资产利益冲突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公开承认,其十年前关于比特币将暴跌至100美元的预测存在“根本性缺陷”。他剖析了三大关键误判:低估了比特币在庞大全球地下经济中的作用、误判了美国亲加密货币政策走向,以及未料到政策制定者会持有巨额加密资产从而产生利益冲突。如今比特币价格已超过11.5万美元,与此预测形成鲜明对比。

十年前的错误预测与三大误判根源

2018年,罗格夫曾在美国CNBC电视台预测,比特币“十年后更可能值100美元,而不是10万美元”。这一预测已被现实证明大错特错。他最初的论点核心是,政府监管将消灭比特币在洗钱和逃税方面的主要用例,从而导致其价格崩溃。在其新书《Our Dollar, Your Problem》中,他详细解释了导致预测失败的三个关键比特币价格预测误判。

误判一:对美国加密货币监管政策的乐观预期

罗格夫指出的第一个主要错误是,他“对美国在明智的加密货币监管方面会恢复理智过于乐观”。他预期的监管打压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特朗普政府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亲加密立法,包括《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和《CBDC反监控状态法案》。

  • 《GENIUS法案》 为稳定币建立了首个联邦监管框架,要求其必须完全由美元支持,并制定了正式的消费者保护措施。
  • 《CLARITY法案》 则将数字资产的管辖权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转移至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为加密货币交易所和交易商提供了更清晰的监管角色定义。

误判二:低估比特币在全球地下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罗格夫承认,他没有充分认识到“比特币将如何与法币竞争,成为价值二十万亿美元全球地下经济的首选交易媒介”。这种需求为比特币创造了价格底线,因为它从传统的基于现金的非法交易中夺取了市场份额。尽管面临持续的监管压力,比特币日益为这些不受监管的市场提供服务,这种交易实用性提供了投机之外的真实世界价值,从而削弱了罗格夫最初认为消除非法用例将摧毁比特币价格的假设。

误判三:忽视政治利益冲突的严重性

此外,罗格夫还不忘“阴阳”特朗普:对“监管者,尤其是首席监管者,能够公然持有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而似乎无需承担后果(考虑到其明显的利益冲突)的情况”表示惊讶。

特朗普加密资产帝国验证利益冲突担忧

特朗普总统的大量加密资产持有情况印证了罗格夫对监管冲突的担忧。特朗普通过多个项目拥有12亿美元的加密财富,包括4.3亿美元的各种钱包资产、3.9亿美元来自World Liberty Financial以及3.15亿美元来自他的TRUMP Meme 币。 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持有约18,430枚比特币,价值21亿美元,占其公司市值的40%,使其成为全球第六大企业比特币持有者。 特朗普积累加密资产的时间线与其政府的监管改革(包括任命亲加密的SEC官员和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计划)相吻合。约20%的现任特朗普顾问 积极持有加密货币。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民主党人批评特朗普“重写规则,然后从他帮助制造的混乱中获利”。加密行业向特朗普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捐赠了超过2600万美元。

行业批评者:政府依赖背离加密初衷

尽管罗格夫改变了立场,但与其他著名的比特币怀疑论者(如沃伦·巴菲特、杰米·戴蒙、保罗·克鲁格曼和已故的查理·芒格)相比,他成为了例外。然而,在政府参与问题上,行业内的批评声音如区块链调查员ZachXBT则认为,政府对往往无能的法律执法的依赖来追回被盗资金,以及行业对“盗窃行为常态化”的接受,凸显了政府介入无法解决甚至可能加剧的结构性难题,这违背了加密货币独立性的创始原则。

结语

肯尼斯·罗格夫的公开认错,深刻揭示了预测数字货币市场的复杂性,它不仅受技术和市场情绪驱动,更与全球宏观经济格局、地缘政治、监管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难以预料的个人利益因素紧密交织。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政策转向及其团队庞大的加密资产持有,将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发了关于政策独立性和加密行业未来走向的深远担忧。即使批评者改变观点,加密货币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根本张力依然存在。

TRUMP-4.6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